我们在做网站时,最怕客户说的三句话
在网站开发和设计工作中,客户说的三句话,往往是项目噩梦的开始。虽然他们可能只是随口一说,但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需求模糊、预期偏差和管理风险。以下是开发者最怕听到的三句话:
第一句:“我就要一个和XX网站一模一样的!”
潜台词:我不想思考,你直接抄就行,钱我照付。
为什么可怕?
法律风险:抄袭可能涉及版权侵权,轻则下架,重则被告。
功能错配:对方看中的可能是某个功能、视觉风格,但没意识到背后的业务逻辑、技术架构、用户群体完全不同。
无创新空间:你的专业价值被彻底否定,沦为“复制粘贴工”。
正确应对:
“我理解您喜欢那个网站的风格,我们可以借鉴它的用户体验和视觉亮点,但根据您的品牌定位、目标用户和业务目标,量身打造一个更符合您需求的版本,效果会更好。”
第二句:“这个功能很简单,别人做网站都有的,怎么你们做起来这么难?”
潜台词:你以为的“简单”,可能藏着技术深坑。
为什么可怕?
“简单”是最大的陷阱:比如“加个登录”——是微信登录?手机号+短信?第三方授权?记住密码?防刷?多端同步?数据安全?
低估复杂度:客户往往只看到前端表现,看不到后端逻辑、数据库设计、接口对接、安全防护、维护成本。
责任推卸:一旦出问题,就变成“你们技术不行”。
正确应对:
“这个功能表面上看起来简单,但要稳定、安全、可扩展地实现,需要考虑很多底层逻辑。我可以给您拆解一下具体包含哪些模块,以及为什么需要这些步骤。”
第三句:“我们预算不多,但要最好的效果!”
潜台词:我要用白菜价,买苹果级服务,还不许我挑。
为什么可怕?
资源与期望严重错配:好的设计、开发、测试、运维都需要时间、人力和成本。
压缩周期 → 降低质量:最后要么偷工减料,要么团队崩溃,项目延期。
客户心理预期崩塌:交付时发现“不是我想要的”,立刻翻脸。
正确应对:
“我完全理解预算限制,我们可以分阶段推进:先上线核心功能,确保关键业务跑通,后续再迭代优化。这样既能控制成本,又能快速验证效果,避免一次性投入打水漂。”
总结:客户说这三句话,本质是“不懂技术” + “高估简单” + “低估专业”
作为专业团队,我们不是要“迎合”这些话,而是要:
· 教育客户:用他们能听懂的语言解释技术逻辑
· 管理预期:明确边界、时间、成本、风险
· 引导需求:从“我要一个一模一样的”变成“我要解决什么问题”
上一篇:网站建设如何进行国产化信创适配?
下一篇:企业网站打开速度慢都有什么原因,会有哪些影响?
